《哲学动态》
2009年11月30日那天,一个“姓”哲学的孩子从主管部门那里获得了出生证。于是,叫什么名字,谁来抚养长大?能否活下去?将他塑造成怎样的个性?都成了抚养者事先要操心的事。
今年,这个诞生在2010年世博年7月19日的孩子——《哲学分析》杂志迎来了10周岁。11月“世界哲学日”的第二天,沪上哲人团聚卢湾区顺昌路可以看黄浦江的编辑部为少年庆生,他在9岁时就跻身于核心期刊之列,不可不谓英雄出少年。而许多出生时的秘密至今才揭晓——当年是嫁接了一家叫《少女》的青春杂志的刊号,才开辟出中国哲学核心杂志的另一番天地,归属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少女》杂志还有一个诗意的刊名:花与爱丽丝。上海社科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就成了他的养父养母,作者群供给成长养分,编委会主任潘世伟将一众人马称为“学术共同体”。如今,《哲学分析》总编辑童世骏,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为10岁庆生写下《哲学,如何让世界更美好》,而当年出生时的贺文是《哲学,让世界更美好》,而庆生会上,哲人们谈的更多的是未来十年的期许。
2020年11月20日迎来创刊10周年时(上图)2010年7月19日发刊式犹在眼前,(下图)
约稿门槛:C刊不是唯一标准,以谁在《哲学分析》发稿为荣
获得出生证的一个月内,时任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的童世骏总编为孩子的取名煞费苦心。左边是中国期刊界的哲学C刊大孩子们:中国社科院属下《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广州的《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还有至少8家以书代刊的二级高校哲学系如北大《哲学门》,人大《哲学家》,武大《哲学评论》,右边是国外哲学杂志的名字。几个来回,最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范蔚文建议的《哲学分析》这个刊名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的通过。
《哲学分析》至今已出版11卷63期
*如何向名家约稿?
如何脱颖而出?谁都会想到向名家约稿。编辑部聘请了各大高校哲学系的主力军作为编外力量。“当时,还给我发了红红的聘书。”孙向晨记忆犹新。吴晓明的记忆里那几年,总编童世骏逢人碎碎念的就是他襁褓里的孩子《哲学分析》,“让作者们不以给C刊供稿为荣,而以给《哲学分析》供稿为荣!”武大的郭齐勇听了鼓动,投去大作《儒家文明的教养的意义》;北大的康德、韦伯研究专家韩水法还记得童主编带队来求稿,他被英雄主义的宣言感染,赐稿《展开:关于启蒙历史一个侧面的考察》。
作为总编的童世骏自然是激活自己海外资源,作为国内知名的哈贝马斯研究专家,他直接给哈贝马斯去邮件,称自己要办一份有分量的哲学杂志,不久哈公就赐稿《宗教、法律和政治——论文化多元的世界社会中的政治正义》;“哈贝马斯后来把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演讲稿给了我,他还抱怨时间太少,很多内容没有展开。”以后十年中,哈贝马斯九十岁演讲等重量级稿件都能在《哲学分析》上第一时间看到。“哈贝马斯前后给过好几篇稿件。”
哈贝马斯与他所撰写的《宗教、法律和政治——论文化多元的世界社会中的政治正义》
*第一期的炫目阵容
作为首刊,童世骏的挪威导师著名的北欧哲学家希尔贝克也送来了稿件,托马斯·博格如约给了《康德眼中的公正世界秩序》。就这样,除了这些,第一期,阵容强大的海内外大家云集:陈嘉映、王庆节、杨国荣、江怡、倪培民、陈亚军、普特南、苏佩斯……2009年年底助理研究员张志宏在人大读博,眼见着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师兄们频繁来京,居然结出这么丰硕的成果。首期的强大阵容还得力于一些热心者的捐助,一位曾经是优秀青年哲学教师的企业家提了塑料袋里装的五万元钱直接从银行来到编辑部,另一位对人文学术的兴趣和造诣都很深的企业家更是慷慨解囊数十万,这让行政拨款有限的杂志在初创阶段并不捉襟见肘。
《哲学分析》第一期堪称“思想的盛宴”
*也常常经历抢稿失利
当然,约稿并不总那么顺利。时任杂志常务副主编的成素梅不仅亲自挑选和翻译国际著名哲学家的文章来救急,而且还不计数地为年青作者亲自修改稿件来保证杂志的学术质量,向国内学者约稿更是她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任务。特约编辑应奇清晰得记得他去武大访友,和几位哲学人酒过三巡,摊牌要约稿,一人热情高涨,夸口道:邓晓芒下午刚在大会上做了一个劲爆的演讲《从康德哲学批判儒家的乡愿道德》,我去邀。应奇惶恐不安,《哲学分析》可不是C刊,邓晓芒这样的名家可会赐稿?第二天传来消息,稿子已被某名刊约走。华东师大学报常务副总编付长珍感慨,这已经是“抢稿”的年代,但无论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哲学分析》像哪吒一样少年出世了。同为养父母阵容的何锡蓉、方松华、王为松、范蔚文也曾捏着一把汗,如今暂时松了一口气。